12 月 30 日消息,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《上海市推進重點區域、園區等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試點示范建設的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方案)。
《方案》中提出,擴大低碳交通運輸工具使用和替代。實施交通工具電氣化、低碳化、智能化升級改造與替代,積極擴大電力、天然氣、先進生物液體燃料、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。
開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。根據低碳交通運輸工具低碳規劃和發展情況,選擇并適度超前開展綠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,包括新能源汽車 / 鋰電池助動自行車充電樁、配套電網、加注(氣)站、加氫站、港口岸電、機場地面輔助電源等。
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儲能。實施組織“光伏 +”專項工程,加快近海風電開發,推進深遠海風電示范試點,因地制宜布局陸上風電和地熱能項目。鼓勵大容量風電、光伏建筑一體化、農光互補等技術創新和項目落地。
開展先進適用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示范應用。加快碳纖維、氣凝膠、特種鋼材等基礎材料研發,在新能源裝備、新能源汽車及核心部件、節能環保、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,爭取實現關鍵技術突破。
擴大低碳交通運輸工具使用和替代。實施交通工具電氣化、低碳化、智能化升級改造與替代,積極擴大電力、天然氣、先進生物液體燃料、氫能等清潔能源在交通領域的應用。
《方案》還希望進一步發展汽車零部件、電池、機電產品等領域再制造,為汽車產業鏈頭部企業提供支持。引入、培育循環經濟龍頭企業,提升固廢循環利用水平。
此外,《方案》要求加快新型能源開發利用。實施氫能關鍵技術研發、示范和產業化應用,重點突破燃料電池全鏈條核心技術攻關,開展氫能制儲輸用產業鏈上下游關鍵材料和零部件研發和創新。
《方案》指出,要發展先進生物液體燃料、氨燃料、合成燃料等低碳零碳燃料技術創新,探索潮汐能、波浪能、溫差能等海洋新能源項目試點,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儲能。實施組織“光伏 +”專項工程,加快近海風電開發,推進深遠海風電示范試點,因地制宜布局陸上風電和地熱能項目。鼓勵大容量風電、光伏建筑一體化、農光互補等技術創新和項目落地。
上海剛剛宣布超前開展綠色基建,主力就突擊買入充電樁、風能,陽光電源主力資金凈流入3.66億元。
滬指主力資金流向來看,主力重點增持了充電樁、海上風電等概念板塊,減持了鋰礦、醫藥生物板塊。主力資金來源來看,機構選擇了財政政策積極支持的綠色基建方向,而游資則持續抱團在消費和信創板塊,英飛拓、黑芝麻、人民網、人人樂等熱門股均獲得主力資金大額買入。
充電樁概念板塊凈流入9億元,陽光電源凈流入3.66億元,特變電工凈流入2.68億元,贛能股份、比亞迪、富臨運業凈流入超1億元。消息面上,上海市宣布適度超前開展綠色配套基礎設施建設,包括新能源汽車/鋰電池助動自行車充電樁、配套電網、加注(氣)站、加氫站、港口岸電、機場地面輔助電源等。摩根士丹利表示,中國在明年上半年復蘇仍不穩固的情況下,財政政策仍將積極進取,通過擴大官方赤字和準赤字,繼續加大綠色基建、交通主干網,以及新能源的充電體系等領域的投資。